参加体育疗法应该遵循的原则

  1.主动积极体育为自我心身锻炼,需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让患者了解体育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原理,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锻炼,并需加强心理适应能力,按照具体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项目,与其它疗法相结合,以达到治疗康复之目的。

  2.循序渐进体育疗法应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分段学习,由浅入深。在医生指导下有步骤分阶段执行锻炼计划,随时检验锻炼的程度和效果,不要急于求成,以防欲速不达,甚或产生偏差。对此,有人总结出“三戒”,即戒骄、戒躁、戒馁。

  3.坚持不懈心身病症一般病程较长,体育疗法施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坚持不懈,行之有素,持之以恒。无论忙闲,从不间断,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将体育疗法的项目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全身锻炼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育疗法应从整体着眼,注意全面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整体功能,即使是为了恢复某一项功能,也必须在全面改善身体功能状态的基础上进行锻炼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5.恰到好处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了医疗作用;太大则易超过机体耐受限度,反而有损无益。掌握运动量的依据通常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心率测定运动量,其公式为:180-年龄=适宜的运动心率。其二是以运动劳累程度测定运动量。若运动后有疲劳感,经过休息5~10分钟后,精神体力恢复正常者,此为运动适量;若运动后疲劳太甚,休息后仍感不适和疲劳,且有头痛、头昏、胸闷、心悸、呕逆、食少、烦躁等,此为运动过量。运动中要据上两法测定,及时调整相关因素,保持适度运动量,以提高医疗效果,并防止发生意外,确保安全。医务人员对体育疗法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指导。进行运动时,医护人员应对病人予以监护,注意体质较差和刚参加者有无异常反应,重点了解不适宜大运动量的患者,并及时测定运动量。